慈利县通津铺镇:“三项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新效能”-每日讯息

2023-05-25 02:46:26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邹晶

“村里正准备开展美丽庭院建设,需要广大群众都行动起来,大姐,平时要注意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慈利县通津铺镇村民代表、邻长周青伟在联系户家中了解情况、宣传政策时说道,这是该镇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自去年11月份以来,慈利县通津铺镇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创建长峪铺村村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示范点,用好用活“三项机制”,全力推进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走深走实。


【资料图】

“微网格”分级管理机制,打通服务群众“神经末梢”

“大家出行一般都骑摩托车,无论是骑车的还是坐车的都要带好头盔。”“我来告诉大家怎么下载安装湘易办APP,安装了这个APP后查询办理一些事很方便的……”在长峪铺村黄生焕家的院子里,一场“邻长夜话”正在进行,吃过晚饭,周边的5户邻居正围坐在一起认真听邻长黄生焕讲解政策。

为落实落细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慈利县通津铺镇长峪铺村推行“一网四链”模式,即建立了“党总支部书记—片长—组长—邻长”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四级网格链条,66名村民代表作为“邻长”直接联系服务920户农户。“邻长定期到农户家里,收集一些急难愁盼的问题,再反馈到村里,这种模式不仅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压力,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长峪铺村党总支部书记说道,“每5至15户为一邻,基本实现了问题在家门口解决。”

在科学划分“片组邻“组织体系的同时,长峪铺村实行“四色”分级管理模式,即将这920户农户划分为“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进行精准管理。红色户为村里重点关注人群,由联户邻长一周上门入户一次;橙色户为村里的特困、低保、重病、孤儿、残疾等群体,由联户邻长每半月上门入户一次;黄色户为村里的留守老人、儿童等群体,由联户邻长每月上门入户一次;绿色户为普通农户,由联户邻长每季度上门入户一次。通过四色分级管理的模式,及时掌握村级重点关注人群状态,实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自从有了邻长,我们向上级反映诉求方便多了,邻长就住在我家附近,几乎天天可以碰见。”在常态化服务群众中,联户邻长落实“五联七入户”工作法,即通过“联接民心、联通民情、联治民生、联解民忧、联树民风”做到“入户宣讲政策、入户关怀看望、入户收集建议、入户帮困解忧、入户督导环境、入户劝解纠纷、入户弘扬新风”,将“小网格”编织成“服务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小积分”星级激励机制,激发服务群众“内生动力”

为促进村民代表履职更好发挥作用,慈利县通津铺镇长峪铺村实施村民代表积分管理制度,量化积分,强化考核,突出工作实绩和服务效能,用小积分“兑”出基层治理新面貌。

通过制定《长峪铺村村民代表积分管理办法》,从政策宣传、民情联络、安全防护、文明示范和村务监督五个方面明确了22条积分细则,村民代表积分由组长根据《通津铺镇长峪铺村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履职台账》,结合积分细则进行评定,片长负责复核把关,管理员负责对全村村民代表的积分进行统计汇总并报村“两委”会议审定后予以公示,积分一季度一公示,1分等价商品价值1元。

“第一季度,我通过走访慰问联系农户,调解邻里矛盾,主动参与村里的环境整治、森林防火、耕地恢复、项目建设等工作,获得27个积分,到超市里兑换了洗衣粉、杯子等生活用品,感到动力十足,一定继续努力为大家服务,争取拿到更高积分。”村民代表文达说道。

除建立积分超市激发村民代表开展走访联户、参与志愿服务等动力外,通津铺镇长峪铺村还根据工作积分评选出10名“五星”村民代表,每季度评选一次。“我的一季度的积分排名靠后,作为一名村民代表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做的还不到位,但是在二季度,我一定要迎头赶上,多联系、多服务、多积分,争取当个五星村民代表!”村民代表曾大姐说道。

“积分+评选”的激励模式,促使村民代表从“袖手看”到“动手干”,“干不动”变成“还要干”,不断深化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效能,助推基层治理。

“活动周”集中服务机制,掀起服务群众“行动热潮”

“太感谢你啦!如果不是你们出面调解,这个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在村民代表活动周,一个片区的村民代表集中上门为群众解决纠纷,一起因土地界线引起的矛盾纠纷在村民代表的及时介入下得到妥善解决。

“大家加油干!”在刚开垦的荒地上,村民代表活动周的热情浇注到春苗行动中,村民代表们悉心地栽种玉米秧苗,为村集体经济建设出一份力。

“炉慈高速建设中,附近又有几户农户房屋出现震损现象”“我们组一处堰塘的围栏有破损,需要修缮……”在长峪铺村村民代表活动室,村民代表正反馈收集到的民情问题。

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慈利县通津铺镇长峪铺村建立“村民代表活动周”制度,即将每月第四周为村民代表活动周,在这一周,组织村民代表集中上门服务、宣讲政策精神、帮助大小困难、收集反馈民意、集中交流学习等。“对于群众的急难问题、不便事项、意见建议,我们采取代表收集—片长汇总—村党总支部研究办理—报镇职能部门协同处置的‘四步法’,让群众问题有序办理解决。”村党总支部书记说道。

村民代表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实现与群众“零时差”沟通,线上通过微信、电话与群众保持联系,线下通过“敲门行动”、“屋场会”等形式,同群众面对面讲政策、话民声、听民意。自1月份“活动周”开展以来,村民代表积极参与党的二十大精神、森林防火、控违拆违、安全生产等政策的宣讲500余次,开展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等志愿服务20余次;同时,长峪铺村还积极整合农村法律“明白人”“驻村工作队”“乡贤能人”等人才资源,健全说事、议事调解机制,目前,累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化解大小矛盾纠纷问题300余个,切实发挥村民代表的积极作用。

下一阶段,慈利县通津铺镇将把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作为抓党建促社会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完善总结“三项机制”,由点带面在全镇进行推广,织密全镇17个村(社区)“片组邻”立体联系网,实现为民“邻”距离、服务全覆盖。

关键词:

上一篇:快看点丨宁夏夏播接近尾声 已完成播种面积873.1万亩
下一篇:最后一页